《Paper Towns》(紙上城市):the imagined與the misimagined的故事

paper townpaper town movie

兩年前男朋友替我從英國買來了書,讀到70多頁覺得有點兒悶,便停了沒有再讀。看到電影就快上映,想起了中途放棄的書,決定再次挑戰。不可思議地,這一次居然讀得一發不可收拾,用了兩天通宵讀完。不禁慨嘆,許多時候,好比愛情,讀書是要點緣份,講些時機。

  1. 故事內容
  2. 本書想要傳遞的訊息
  3. 「想像」的本質和意義:透過想像,我們變得更強大完全
  4.  「Paper Towns」的三重意思
  5. 對成年人的一記當頭棒喝 Margo:「為什麼我們要為『將來』而活?」
  6. 「完美的文章不存在,就如完美的絕望不存在一樣」
  7. 結語:現代版的麥田捕手 & On the Road


 故事內容

每個經歷過青春期的人,大多曾經心懷「世界沒有人真正明白我」的孤獨感,以及有過想要「逃離」——從父母中逃離、從學校中逃離、從朋友中逃離——的衝動。故事的女主角Margo就是如此。這是一本描述青少年男女因「別人想像的自己」(imagined self) 和「真實的自己」(true self)的不一致,導致種種內心掙扎和糾纏的故事。從中,作者John Green探討了什麼是「自我」,以及人生價值的追尋。

 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可說是一個Don兵一個女神(這樣比較容易點理解)。故事開始,講述Margo一天在深夜時分,邀請了鄰居、主人翁Quentin,參加她的瘋狂復仇大行動。然而,還沉浸在跟女神共渡一晚良宵的Quentin,卻赫然在翌日發現Margo不知去向,下落不明。逐漸,他發現Margo為他留下了些許只有他明白的、關於她的去向的細微線索,於是他決定隨著這些蛛絲馬跡,與他的朋友們一同踏上尋找Margo的旅途。過程當中他不僅拼湊了Margo的真實,也更加認識了自我。

paper town2

paper town1 ■與Margo一起的大歷險,改變了Quentin的人生


本書想要傳遞的訊息

全書最大的主旨,是反思我們擅自把自己的想像和期待強加在別人的身上所帶來的影響。美麗聰明的Margo,是校內的風頭躉,立在校內金字塔的頂端。對處於social rank末端、暗戀Margo多年的Quentin來說,Margo是他的女神,他的奇蹟。但是,Margo卻一直被這種強加在她身上的看法傷害—— “The closer people get to me the less hot they find me." 她不明白,為什麼人是如此喜歡以貌取人:"That’s always seemed so ridiculous to me, that people would want to be around someone because they’re pretty. It’s like picking your breakfast cereals based on color instead of taste. But I’m not pretty, not up close anyway." 與其說是自卑作祟,倒不如說是及別人對於她真實的自己毫無興趣而感到煩厭絕望更為貼切。

每天都要按照別人對自己的期許而行動的Margo,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毫無個性的紙片人;受不了每個人只看到她的表象,她決定結束按照別人的劇本而活的人生,隻身旅行去體驗真實的自己。

另一邊廂,在尋找Margo的同時,慢慢接近Margo的內心的Quentin,發現在自己心目中,Margo一直是他想像出來的形象。他從來沒有想要知道過她的內心世界—— “All along I had been imagining her without listening, without knowing that she made as poor a window as I did. And so I could not imagine her as a person who could fear, who could feel isolated in a roomful of people, who could be shy about her record collection because it was too personal to share. Someone who——because no one thought she was a person——had no one to talk to." 原來真實的Margo與他「想像的Margo」、「理想的Margo」是如此大相徑庭。他了解到,Margo和他一樣,有著複雜情感,是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The fundamental mistake I had always made——and that she had, in fairness, always led me to think——was this: Margo was not a miracle. She was not an adventure. She was not a fine and precious thing. She was a girl."平凡的一句,讀到時卻有如炸彈般震撼,餘震久久不散。(另外,這當中也有女性主義層面的解讀。"The romantic male gaze is limiting and destructive to women."John Green在一篇blog文中如此寫道。)


「想像」的本質和意義:透過想像,我們變得更強大完全

如果別人的想像是把利刃 (如在故事中不斷傷害Margo),加上“Nothing ever happens like you imagine it will”,但我們生活又不能撇除對他人的想像和stereotypes,那麼「想像」還有什麼意義? 我們又該怎樣「想像」?

故事之初,Quentin以「船艦」比喻Margo,認為她的笑容、她的美貌是"a kind of sealed vessel of perfection——uncracked and uncrackable",到了最後,他明白到Margo——其他人亦然——不是什麼完美無缺的存在,而是滿佈漏洞的船艦:"People leave us, or don’t love us, or don’t get us, or we don’t get them, and we lose and fail and hurt one another. And the vessel starts to crack in places. And the end becomes inevitable." 即便我們並不完美,在船艦毀滅之前,仍有段值得珍惜的時間:"It’s only that time that we see one another, because we see out of ourselves through our cracks and into others through theirs. When did we see each other face to face? Not until you saw into my cracks and I saw into yours. Before that we were just looking at ideas of each other, like looking at your window shade, but never seeing inside. But once the vessel cracks, the light can get in. The light can get out.” 不斷地經歷過迷失和傷害,我們才能透過對方的破洞,看清彼此,真正面對對方的內心。在這之前,都只是看著對方的幻象。

Quentin對Margo的看法,由"sealed vessel"演變至"cracked vessel",John Green利用了一個美麗的比喻,準確地呈現了一個青少年的成長:經過「找尋Margo」一役,Quentin不只明白把一個人過份理想化只會傷害自己,傷害別人 (“What a treacherous thing to believe that a person is more than a person" 書中如此說),還由從前只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蛻變為一個能夠以他人觀點思考,以及變得更富同理心的成熟男生——這不就是青春期帶給我們的意義嗎? 年少時期的我們不只是打打鬧鬧,而是真真切切地以我們的身心感受、跨過生活帶給我們的歷練,從而成為一個更完全的人。另一方面,真正的「想像」,不就是易地而處,代入他人的角度思考,而非一廂情願地、主觀地以自己的角度考慮事情嗎?

另外,書中也有提及了「想像是反映自己內心的一面鏡」。在前往紐約的路上,Quentin跟朋友們看到其他同樣在趕路司機,便提議玩一個名為"That Guy Is a Gigolo"的遊戲,猜想那些司機是個什麼樣的人。然後他發現,從一連串的想像中,比起映出別人的真貌,更能顯示自己的內心:"Think about it as a game, is that in the end it reveals a lot more about the person doing the imaging than it does about the person being imagined." 。從這幾個層面表達Quentin的成長,饒富心思,也惹人深思。


 「Paper Towns」的三重意思

《Paper Towns》分為三個部分——〈The Strings〉、〈The Grass〉和〈The Vessel〉。第一個篇章講Margo與Quentin的一夜歷險,第二篇描述Quentin如何解構Margo留下的線索的過程,最終章則是說明Quentin一行人由佛羅里達州駕20多個小時車到紐約追尋Margo的過程 (有點像公路小說《On the Road》的感覺)。

基本上,"Paper Towns"在書中有3個不同的意思。"I wanted a different definition of ‘paper towns’ for each section of the book, each representing a different way of his imagining Margo."他在受訪時說。我還在咀嚼當中。以下是本人的拙見:

(1) 虛有其表的城市

在書中的第一部分"The Strings",Margo以"Paper Town"來描身處的老家Orlando (位於佛羅里達州的其中一個城市)。她說: “You see how fake it all is. It’s not even hard enough to be made out of plastic. It’s a paper town. All the things paper-thin and paper-frail. And all the people too." 許多事情,是多麼空洞而不切實。

這表示Quentin一直只看到Margo paper-thin般的表象(the idea of Margo),沒有真切地了解過她,只是一味把自己的想像投射在Margo身上。

(2) 有名無實的城市

在第二部分"The Grass",Quentin發現原來"Paper Towns"也有「原本打算發展,最終卻沒建成的地區(subdivisions)」。這些只有掛名的地方在佛羅里達州相當普遍。

在這個部分,為了解開「究竟誰是是Margo Spiegelman?」這個問題,Quentin開始認真思考Margo的內心世界,積極代入她的思想,想要「成為Margo」。想著跟她身心同步的話,便可以知道她身處何方。儘管如此,他仍然未能窺見Margo的全貌——因為他還未把Margo視為一個普通人來看待。「真實的Margo」如那些徒具空名的地區,說虛不虛、似實非實、似有還無。

(3) 空想虛構的城市

原來在製作地圖時,製圖人會加上一些虛構的街道或是城市,用來識別自己的地圖有沒有被抄襲。這為業界使用多年的一種保護知識產權的手段 (google map也有在用)。故事中Quentin在虛構的城市Agloe發現了Margo。

在最後的篇章,在不斷不斷的想像過後,Quentin終於意識到他不可能「成為Margo」——因為她是個獨一無二的存在,是個有血有肉的人,而非想像中的產物。

“Paper Towns"三個不同的意思,與故事內容環環緊扣,當中的用心和高端,不得不感歎John Green說故事的才能出眾。


對成年人的一記當頭棒喝 Margo:「為什麼我們要為『將來』而活?」

「青少年文學」之謂青少年文學,而非一般「文學」,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作者試圖從青少年的視角,批判大人世界約定俗成的思維邏輯。《Paper Towns》通過Margo這個角色,也滲透了這種精神面。

基本上,Margo是個憤世嫉俗的烈女。即便登場時間不多(因為大部分時間她都失蹤了嘛),但她為數不多的對白,卻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她曾經對Quentin說過到底人應該為什麼而活,引人深思:她問Quentin知不知道以前的人類僅有30多年命,成年的時間只有短短十年,"There was no planning for retirement. There was no planning for a career. There was no planning. No time for planning. No time for a future. But then the life spans started getting longer, and people started having more and more future, and so they spent more time thinking about it. And now life has become the future."長大後,讀好書→入好大學→進入大公司→買大屋生小孩等等等等被世人奉為金科玉律,會提出質疑的(或者最有可能質疑的),只剩下那些尚未完全社會化的年輕人。"Every moment of your life is lived for the future." 簡直有如當頭棒喝。在高中畢業前,Margo毅然放棄升上名牌大學的機會,不屑配合社會的目光做個乖乖女,選擇不顧一切離家出走,尋找自我,從某個角度來說是有點幼稚,但又叫人有點羨慕。始終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拋開一切,走出comfort zone重新出發的勇氣。一想到許多大人只會為金錢營營役役,會自省「我們為了什麼活著」的年青人,不是比腰纏萬貫的成年人更高尚嗎?


「完美的文章不存在,就如完美的絕望不存在一樣」

村上春樹在《聽風的歌》中曾說:「完美的文章不存在,就如完美的絕望不存在一樣。」《Paper Towns》不是完美無缺的讀物:有如電影去年上映、同為John Green小說改編的《The Fault in Our Stars》引用了莎士比亞的作品一樣,《Paper Towns》也含有文學元素——比如John Green以美國詩人Walt Whitman的詩作’Song of Myself’為其中一個尋找Margo的重要線索;因為有大量的篇幅來分析此詩與Margo的關係,沒有文學底子的讀者不免會感到有點不知所措。可幸John Green有趣的劇情,補完了這個問題,令沒有文學素養的人如我也不致於中途棄書。

另外,由於書中的角色都是高中生,有部分劇情是貼乎他們身份地胡鬧荒唐,偶爾我也是速讀過去就算。不過全書想要表達的訊息,足以蓋過這些不足。總括來說我都是力薦別人一看 (不然也不會洋洋灑灑寫了這麼多)。


結語:現代版的麥田捕手 & On the Road

讀完的那天晚上,闔上書本,思緒紛亂,百味紛陳。《Paper Towns》意涵之深,比《The Fault in Our Stars》更深邃,是那種讀完結局要再翻讀一次才會更為明白作者用心的書。如果文藝點說的話,我會說這是「現代版的麥田捕手 & On the Road」——在探索當代少年人的心境中,道出了他們在青春路上的迷惘、焦慮與自我懷疑。作者John Green想要傳遞的訊息太多,意味又深——單是什麼是"Paper Towns"在整個故事已經有3種不同的解讀,讀得似懂非懂。書讀完了兩週,不知從何而寫。給了自己的限期是電影上映前,猛然見到今天公映,急急動筆 (現在不寫,恐怕不會再有「想要寫出來」的渴望了)。今天靜下來把書拿出來再次反覆細味,居然寫了差不多4千字,恐怕這就是愛吧(笑)。感謝耐心全篇讀完的你。

catcher

on the road ■兩部美國經典文學,至今仍是美國學生必讀的作品

P.S. John Green的另一作品、處女作《Looking for Alaska》最近又被20th Century Fox買下版權了,明年上映,不知道會由誰擔綱演出呢。同為有關青春期煩惱的小說,它比《Paper Towns》更為抑鬱黑暗,突出了John Green能駕馭不同文風的才能(不過好像不太適合暑假檔的樣子)。不管如何,連續三年都能看到John Green的電影,很是高興。對於不太常看英文小說,但又想緊貼一下潮流不想落伍的朋友,我經常推介John Green的書——文筆出色、灰諧且有深度。讀得開心的同時又有野落袋是最好的了,大家有空不妨讀一下啊。

《Paper Towns》(紙上城市):the imagined與the misimagined的故事 有 “ 3 則留言 ”

  1. 今天看完電影,覺得有許多缺點,但結尾比起一般青春電影有著不同的尾韻,讓我很想知道原作裡面paper
    town的含義(我是覺得電影並沒有表達清楚、或一晃就過去了)
    感謝你的評論讓我了解更多。

發表留言